閱讀理解雜誌
Order online

首頁 / 閱讀理解雜誌 / 所有雜誌 / 2016 Vol.11 共識

2016 Vol.11 共識
定價:180

試 閱

A+

A

A-

我們就是教育環境的創造者

總編輯 黃國珍

  社會各界關注的會考在5月初結束了,這次會考依然引發許多討論,儘管各方對試題有許多面向的解讀,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共識:「閱讀理解」已經是當前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教學內容,這是學生學習的關鍵能力,而且正是我們過去3年最想跟各位分享的觀念。   

  臺灣長期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時,僅止於其影響的重要,並沒有明確建立閱讀教育在內涵與能力上的關鍵認識,以至於教學現場與多數家長認為給孩子大量的書,或認為孩子已經有閱讀習慣,就完成了孩子的閱讀教育,大家談的閱讀教育問題與我無關。這是對閱讀教育的誤解。   

  閱讀教育,若從「閱讀」兩個字來思考,焦點自然就會放在我們看得見的外在行為上,閱讀書籍或是不同媒介上文字資料的狹隘觀點。事實上,當前閱讀教育著眼在「閱讀歷程」上,這概念涵蓋了「讀取資訊」和「處理資訊」兩大部分,以呈現從外在資訊內化建構成意義與學習的過程。因此,對於閱讀的認知才得以深化至形成理解的基礎能力素養。   

  過去3年我們和許多老師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協助學校有系統的、循序漸進的,為孩子打下紮實的閱讀理解能力,並且在這次的會考中獲得極好的成果,驗證了平時能力養成的重要性。但還是有許多學校跟家長,在觀念上對閱讀教育有所誤解。5月中網路上一篇許多人分享的報導,整理了4點提升孩子閱讀素養的建議: 一、提升閱讀的量 二、養成閱讀習慣 三、形成「語感」 四、戒除3C產品 這些大家早已熟悉的論點,看似合理的意見,卻是導致大眾對閱讀教育認知偏差的片面性觀點。   

  「片面性觀點」危險的地方不是個別觀點本身錯誤,而是個別觀點間缺乏系統性的連結,造成對閱讀理解教育因斷裂的認識而形成的誤解。我們就用閱讀素養中「省思評鑑」的思辨能力,來檢視這些建議的盲點。

一、大量閱讀的盲點:缺乏能力養成,就像擁有頂級食材,卻沒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廚師!   

  大量多元的閱讀在養成學生閱讀能力上的確是基本功夫,許多學生閱讀大量書籍,也熟知文中的重點或知識,它有助於累積豐富的詞彙與多元知識,但是未必能養成理解所需,統整訊息以建構、推論上位認知的能力。以至於面對理解型的提問,需要應用當下閱讀所獲得的訊息時,依然無法建構出對應提問的答案。這就像一位沒有廚藝的廚師,既使擁有山珍海味的珍貴食材也沒有用。因此要有以培養理解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才能處理資訊材料,形成理解與觀點。

二、養成閱讀習慣的盲點: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必然能成為運動健將!   

  「養成閱讀習慣」這個觀點的邏輯是說,有閱讀習慣才有機會形成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條件。其實這說法混淆了「閱讀習慣」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因果關係,似乎有了「閱讀習慣」就自發性的擁有「閱讀理解能力」。事實上,習慣不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條件。以新的教學研究來看,「閱讀理解」成為可以習得的能力,更讓習慣與能力養成脫鉤了。但是,孩子擁有「閱讀理解能力」之後,「閱讀習慣」可以增加孩子精熟能力的機會。 

 

 

更多內容請見《閱讀理解》第11期


本期內容  

1. 〈神的使者――奈良小鹿〉

鹿出沒注意!可愛迷人的小鹿,正在奈良等著你的來訪!

2. 〈昆蟲詩人:法布爾〉

其畢生心血《昆蟲記》是科學與文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典範。

3. 〈施政報告〉

T國剛結束4年一次的地方首長選舉,展望未來之前,我們先回顧過去幾年的施政統計資料。

4. 〈印象派的曙光〉

莫內的《印象.日出》在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這幅畫的創作時間一直是個懸案……

5. 〈臺北的水從哪裡來?〉

颱風過後,水管流出「黃泥水」該由誰負責?等一等,你有想過臺北的水從哪裡來嗎?

6. 〈瑯琊榜中的官吏制度〉

太子折了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譽王如今又沒了刑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鷸蚌相爭,誰得利?

7. 〈地球到底幾歲了?〉

地球的誕生遠在生命出現之前,究竟科學家是如何得知地球的年齡?

8. 〈信件〉

我成功了,國王今晚向我求婚並承諾他會恢復單身,我已抓住了國王的心並扭轉了命運。

9. 〈泡菜文化〉

泡菜是現今韓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但在數十年前,韓國人還認為泡菜難登大雅之堂。

10. 〈竇娥冤〉

是什麼樣的冤屈令血濺白練不落地,六月飛雪三尺,楚州三年大旱不雨?

 

主題閱讀:共識

11. 〈制服〉

拒穿制服的風氣現正流行,學生到底該不該穿制服呢?

12. 〈開不開槍〉

警察扳機一扣,法官法槌一落,英雄或狗熊,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13. 〈敘利亞難民〉

歐洲各國搖擺於人道主義與恐怖攻擊威脅的天秤,哪裡才有難民的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