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如果您是關注十二年國教教改,重視閱讀教育、閱讀素養、關心學生學習能力的老師與家長,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全國第一本以培養閱讀理解力,提升閱讀素養為主旨的評量學習誌,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終於在今天跟各位見面。
我們為什麼投入閱讀素養教育
這世界在許多面向中,都在經歷一場「典範移轉」,教育也是!
未來學大師艾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說:「21 世紀的文盲,將不是那些沒有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未來人才的重要條件,而構成這項條件的能力基礎就是閱讀素養。
身為一位父親,我關心孩子接受什麼教育,培養什麼能力,成為何種人才。臺灣可以對世界的改變視而不見,但世界不會因此停下腳步。面對全球教育的趨勢和國內教育的改革,除了關心,我還能做什麼?終於,我結合一群跨領域具教育背景的夥伴組成專業團隊選擇最根本的學習基礎「閱讀素養」,作為投注心力參與教育的主題。
我們的任務和核心目標
在專刊籌備期間,我們實地走訪臺灣各地學校的老師,收集閱讀教學現況。老師們都關心孩子在現有學校體系中各科的學習表現,同時相信閱讀素養與理解能力,對孩子生活的各個層面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但是許多老師也反應,除本科課程外,對準備閱讀理解材料,和提出有鑑別度的評量題目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於是我們拜訪國內閱讀領域的專家學者,以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中所言:「評量閱讀素養在於瞭解學生們是否具備理解、運用、反思文章內容,以達成實現個人目標,並增進知識,發揮潛能,參與未來社會的能力」為主旨,落實「言而有據」、「發展解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展開為中學生與老師發展閱讀理解的評量提問與教學材料的工作。協助現場教學的老師,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關鍵能力。
我們如何幫助學生與老師
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在規劃上想要幫助老師,藉由文本、評量提問、閱讀小策略、文本關鍵解析、問思解答與說明,來瞭解學生在閱讀素養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透過閱讀與練習,培養思考力和學習力。老師也可以將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使用在晨讀時間、或學習共同體的討論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全面地閱讀理解學習。
關於閱讀文本:
我們從生活中尋找主題,透過廣泛、富生活情境的文本,提供有助於學習閱讀理解的連續文本與非連續文本,幫助老師和學生在教學現場,透過問思教學的引導和討論,培養擷取、分析、比較、統整、思考、提問……多元綜合的理解歷程,融入國內閱讀教育趨勢,符合國際教育發展新思維,在閱讀與思考的歷程中,養成一生擁有的學習能力,厚植孩子的閱讀理解與素養。
關於閱讀評量:
閱讀素養評量像是學習能力的健康檢查一樣,目的不在於檢測有多少知識,而在於瞭解是否擁有「藉由閱讀理解獲得知識的能力」。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提供以「閱讀素養」為主體的評量。在廣泛、大量閱讀之後,藉由評量讓學生、老師和學校瞭解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習發展,包括:擷取訊息、統整解釋和省思評鑑。將原本難以呈現的理解能力具體化成為可以度量的指標,使師生雙方可共同為閱讀學習訂下計劃。
關於教學解析:
新的教育觀念中老師的角色從一位解題者,轉變成一位思考的引導者。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提供的問思詳解,幫助老師和學生釐清文本內容,詳細說明完整與不完整的答案,引導師生共同對提問的思考,藉此鍛鍊理解的能力,建立對事物的認知,表達明確的觀點。
舊思維解決不了新挑戰
當前的世界瞬息萬變,過往的經驗法則將難以面對未來的挑戰,在面對新世界、新挑戰之際,如何有能力實現個人目標,並增進知識,發揮潛能,參與未來社會?培養一個會「主動學、主動問、主動找答案」的學生是十二國教重要的核心教學目標,也是品學堂想要和所有的老師、家長共同完成的目標。我們衷心的期盼,「閱讀理解」將成為所有孩子創造未來的學習力。以愛之名,真心祈望,藉由所有人共同為閱讀教學的付出,能讓孩子們有能力——「閱讀生活、 理解世界、創造未來」——我們共同的未來。
本刊內容
閱讀講堂:陳昌明 教授 〈學力>學力〉
所謂閱讀素養就是「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運用、反思與投入,及實現個人目標、增進知識、發展潛能並投身社會。」這是PISA官網上面的定義,這段話的意思,用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就是「學生習得知識轉化成運用的能力」。這個能力非常重要,也是PISA精神的所在。一個人接受教育以後,可能會忘記某些東西,但是當有一天有需要用到某些概念或知識的時候,你具有找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所有人都是為了「習得知識轉化成運用的能力」這個概念在求得知識。
閱讀達人:許育健 博士 〈遇見閱讀 認識理解〉
從事「閱讀推廣」多年,經常回答許多與閱讀相關的問題,基於這些經驗我在演講中經常與聽眾分享一句話——閱讀,太近了,也太遠了。閱讀離我們很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閱讀,小至馬路上的招牌、手機簡訊,大至報章雜誌、長篇小說⋯⋯等。或許就是太貼近了,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已經會閱讀了,而且認為我們理解閱讀到的訊息。從另一方面來看,台灣學生在國際閱讀評量成績的表現似乎與我們的認知不同。此外,根據今年三月文化部統計報告指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閱讀兩本書,遠遠落後日、韓的平均閱讀量。從上面這些調查來看,似乎閱讀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